😢我們能不能繼續勇敢?😢
在產後病房,眼前的新手媽媽跟我說「醫師,我覺得你很勇敢。」
產後回診時,我還看到新生寶寶戴兔耳朵帽子可愛的照片。那時我覺得,我們還能繼續勇敢。
在她懷胎22週的時候,子宮收縮提早來到。更驚險的是,子宮頸的長度只剩1.5公分,早產的悲劇近在咫尺。此時如果孩子出世,風險非常高。而早產帶來的悲痛,她不是第一次遭遇。所幸當時,藉由安胎藥物的控制,宮縮減緩。接著我選擇替她做了子宮頸環紮,她很努力,也獲得上天眷顧:小寶寶在足月順利出生。
子宮頸環紮之後能成功保胎的機率並不如想像中那麼高,當時我心裡的壓力不算小。不但週數偏大,後續早期破水、持續早產的機會也是存在的。這樣的壓力在孩子足月順產時煙消雲散,但,是什麼力量在事發當時支持我積極施術?其實說穿了也就是對醫師天職的認知。我們的治療有可能成功,但也可能失敗。病人的天命和我的天命,不是取決於我們任何一方手上。我們只能盡我們能夠,勇敢去做。
這幾天有一個新聞,卻讓我再次產生懷疑。一種所有腹腔鏡手術時都有可能發生的併發症,造成了病人的悲劇。這個併發症一旦發生就非常嚴重,但沒有任何一個醫師能夠事先預測。案件中施術救人的醫師被判決天價賠償,只因他沒有百分之百診斷病人腹中的狀況,以及這個難以預測的併發症。「人命無價」,只有在治療失敗當下成為醫師的枷鎖;在這次失敗之前,每一次治療成功時,這個成語卻沒那麼多人在意。
只要一次失敗,醫人者就要因不敵天命而被判為罪人。我們是不是還能繼續勇敢?
「女博士腹痛手術成植物人 新竹馬偕與兩醫師判賠2198萬」
https://news.ltn.com.tw/news/life/breakingnews/3340970
台灣婦產科醫學會回應 「忽視専業鑑定、救人重判 、醫界譁然」 https://reurl.cc/N6LpE9